泸州市江阳区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普通高中学校
四川省泸州市实验中学是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省重点中学、省级校风示范校,是江阳区唯一一所普通高中。2003年8月,学校由两所具有悠久历史的原泸州市长江中学和原泸州市第五中学合并组成。学校现位于主城区江阳区华阳街道瓦窑坝路40号
历史沿革
四川省泸州市实验中学的前身是1965年5月20日创立的长江起重机厂子弟校,
长江起重机厂子弟校于1989年3月由四川省教育委员会批准为四川省重点中学,
1997年12月由四川省教育委员会批准为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
1999年12月企业改制,长江起重机厂子弟校从企业移交江阳区人民政府并更名为泸州市长江中学。
2003年7月泸州市人民政府将原1953创立的泸州二中沙湾分校(1957年2月1日更名的泸州五中)与泸州市长江中学合并,并经四川省教育厅同意,更名为四川省泸州市实验中学。
2003年7月经四川省重点中学复评验收合格,2004年1月由四川省教育厅重新命名四川省泸州市实验中学为“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
泸州市茜草学校2004年2月并入我校。
2006年2月根据茜草片区学校校点布局调整,将我校初中部校点与沙湾小学合并成九年一贯制学校;我校仅存高中部校点,成为单设普高的学校。
因国窖大桥二期工程建设要占用我校旧址(茜草街道毗卢寺1号)的食堂、操场和部分功能用房,导致我校无法维续在茜草校区办学,根据泸州市人民政府《研究茜草长江大桥东岸互通立交(二期)及茜草区道路工程占用泸州市实验中学场地相关问题的纪要》(泸市府阅[2021]13号)第二条精神:泸州市实验中学在2021年暑假整体搬迁至原泸州市职业技术学院老校区(瓦窑坝路40号)
办学特点
学校连续9年获泸州市普通高中教育综合评价(A类学校)二等奖,2021年前近5年获江阳区素质教育评估特等奖。
2.
学校教师勤奋刻苦通力协作。我们狠抓“精细化管理”,精密细致地抓好教育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做到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处处有人管,全面促进学生发展。
3.
狠抓校本研培,保障教育教学质量。近年来,我校每年立项与结题的微型课题56项,有12项微型课题获得区级一等奖,29项课题获得区级二等奖,促进了教师培养,促进了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4.
狠抓学生社团建设与探究性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升格发展。近年来,学校开展了文学社、诗词写作、音乐、体操、球类、田径、绘画、书法、棋类、艺术表演、播音主持等社团活动,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爱好,积极发展特长。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了显著成绩。
5.
多制度协同,促进学生发展。落实教师帮扶学生制度,建立帮扶档案;设立奖学金和助学金制度,建立爱心促进档案;发掘学生特长,建立成长档案;形成互助互促制度,建立协作档案;建立兴趣辅导制度,设置发展档案;建立跟踪帮助制度,设置教育转化档案。实践证明,这些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全面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
6.
立德树人与差异化发展结合,促进全体学生做好人生发展规划。从学生入校开始全体任课教师与班主任一起发现学生个体发展优势,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促进学生发展特长,做好以终身发展为基础的规划,为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全面促进全体学生积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