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厨网

四川省双流棠湖中学

  • 区域:四川成都市
  • 学校电话
  •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棠中路2段87号
  • 全景查看全景/街景
  • 浏览3
  • 学校介绍
  • 食堂介绍
  • 食堂地图

四川省双流棠湖中学(Tanghu Middle School)简称“棠湖中学”、“棠中”,是成都市双流区教育局直属公办完全中学,是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棠湖中学是创办于1991年的公立完全中学,校名由著名书法家、时任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杨静仁题写。学校五年创省重,十年创国重。棠湖中学2004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12年获评“全国最佳素质教育特色学校”,连续五届荣获“中国百强中学”,先后荣获“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心理辅导特色学校”、“四川省校风示范校”、“四川省阳光体育示范学校”等百余项殊荣,产生了蜚声全国的“棠中效应”,被誉为“基础教育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典范”。 

学校为一校两区(棠中路校区占地60余亩;双江路校区占地415亩),硬件完善

历史沿革

1991年,双流县人民政府创办棠湖中学,隶属县教育局,占地28亩,初中4个班、高中2个班,学生总人数不到500人。

1993年,棠湖中学创建为四川省合格高中。

1996年,棠湖中学创建为四川省重点中学。

2001年,棠湖中学创建为四川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2011年11月,棠湖中学被授予“重庆大学优秀生源基地”。

2013年12月23日,经四川省教育厅复核正式批准棠湖中学成为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2013年9月,棠湖中学初中部在棠中路二段87号棠湖路校区恢复。 

2015年4月,首届杨红樱儿童文学奖启动仪式在棠湖中学举行。 

2016年2月23日,位于双江路二段188号棠湖中学芯谷校区正式启用,同月,棠湖中学高中部搬迁于此。

2025年3月14日,四川省双流棠湖中学成立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

办学条件

办学规模

截止2009年5月,棠湖中学占地面积159亩,建筑面积8.4万平方米,绿化面积7千多平方米,教学班67个,在校学生3960人。

截止2016年2月,棠湖中学芯谷校区占地面积415亩、净用地面积240亩,投资近10亿。 按照90个教学班、4500名学生(其中住校生3000人)、450名教职工的规模和适当高于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标准建设的。校园的主要建筑物以欧式建筑风格为主,并结合川西民居的庭院式风格进行布局,以及“力争二十年不落伍”的目标进行规划建设的。校园环境优美大气,硬件条件全国一流,科技实验楼、天文天象馆、图书博物馆、艺术体育馆、游泳池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被誉为“四川最美、最高大上的高中”“青春偶像剧中的校园”。 

截止2023年4月,棠湖中学初中部80多亩,35个班,高中部260余亩,83个班,学生总人数达到4535人。

师资队伍

1991年,棠湖中学首开“选聘”先河,吸纳了川渝两地数十位优秀教师。从此,“选聘”作为一项基本校策在棠湖中学延续下来。棠湖中学先后从数千名应聘的骨干教师中“优中择精”,遴选了300多人,为学校骨干教师团队的开速组建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从2013始,学校又先后从国家教育部直属的五所重点师范院校遴选了近50名优秀的应届毕业大学生,进一步优化了教师结构。

学校大力实施名师工程,打造一流师资队伍。学校以“四川省名师工作室”、“棠湖中学教育家成长中心”、“教学名师工作室”和“优秀班主任工作室”为载体,以“请进来、走出去”和每周日晚两个半小时的教职工例会培训为手段,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和教师专业成长。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教育教学实绩突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学校全体教师均参加了“生涯规划培训”(性格心理测评系统、人生职业规划课、成长导师制),每位教师每学年至少发表1篇论文,95%以上的教师能够兼任一门以上选修课程。因此,学校先后被评为“学习型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先进单位”,被四川省教育厅确定为“四川省高中新课程改革教师培训学校”。

硬件设施

截止2009年5月,学校每个办公室、教室都安装了安全卫生的壁挂式饮水机,每个教学班都配置了电子白板、视频展示台、音响系统等多媒体教学设备,组建了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站、机器人工作室,拥有设备齐全的网络教室、多媒体学术报告厅、多功能会议厅等功能室,实验教学设备按国家Ⅰ类标准双倍配置;图书馆藏书约8万册;拥有含塑胶跑道、人工草坪足球场在内的运动场等。

合作交流

1、课堂改革扎实高效。

2008年-2012年,我校积极推动课堂教学方式变革,构建实施了以课前“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课中“师生互动解决问题”、课后“反思升华拓展问题”,“先学后导、内化延展”为精髓的“三段教学”,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共存、交流表达和创新实践的能力,提高了办学效益。

2、课程改革丰富多元。

2012年-2015年,我校以课程建设为核心,积极推进课程体系变革。学校从“因人施教,顺木致天”的课程理念出发,把分层、分科、分类作为一个整体来构架课程体系,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构建了棠中特色的“4.0T课程体系”,即特定课程、特惠课程、特长课程、特创课程四大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元、个性化选择的课程,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在高中和大学之间搭建一座生长的桥梁,为其特长发展、进而走上专长发展之路提供高排量的动力源泉。据棠湖中学校友办统计,我校学生升入大学后,不仅成绩优异,而且担任各级各类学生干部的比例超过70%,深受高校欢迎。

3、选课走班一马当先。

2016年2月,我校以高中部入驻新校区为契机,在全省率先实施以“选课走班”为核心的教学形态变革,探索走班教学下的学校管理体制变革。(1)精心顶层设计,丰富模块选择。学校以4.0T课程体系为基础,2016年寒假前,向家长和学生公布了国家课程的36个分科分层模块、12个分类模块以及35个校本选修共83个课程模块,供其选择,为顺利实现选课走班教学提供了保证。(2)培训研讨,凝聚社会、家长与教师共识。我校在广泛征求老师学生及家长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棠湖中学高2015级选课走班实施方案》,并将方案放在校园网上,发动全校教职员工进行讨论,还组织教研组长、年级组长以及年级骨干教师专题研讨,形成共识,明确要求,细化方案。(3)创新管理策略,重建组织架构和管理机制,打破原有的管理模式,创造性地构架了“二三四”级部管理机构。它包括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家校协作协会“两会”;学生发展中心、生涯教育指导中心、学困生扶助中心“三中心”;课堂教学巡查部、课程教学实施研究部、导师全员教育部、级部协作统筹部“四部”等各种管理组织。从而形成了扁平化、网状式的新型管理机制,提高管理的效益。

凭借八年一贯、坚持不懈的课改精神和课改成效,棠湖中学被四川省教育厅确定为“四川省高中新课程改革省级示范样板校”。2015年5月20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田慧生到校视察后,赞誉棠湖中学为“将高考应试与素质教育完美结合的典范”。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对学校的课程改革做了专题报道。

截止2013年9月,学校与中国人民大学、成都军区战旗文工团等合作办学,共建艺术人才基地;先后与美国、英国、加拿大、芬兰、澳大利亚等国家的20多所学校结为友好学校;先后成为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南大学等中国国内知名高校的生源基地。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