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厨网

宿迁学院

  • 区域:江苏宿迁市
  • 学校电话
  • 地址:宿迁市宿城区黄河南路399号
  • 全景查看全景/街景
  • 浏览5
  • 学校介绍
  • 食堂介绍
  • 食堂地图


         宿迁学院(Suqian University),简称“宿院”,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学校从2002年起与苏州大学扬州大学江苏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等八所省属高校合作举办本科教育。2014年,学校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院校。2018年,学校通过省学位办评审成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2020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宿迁学院转制为省属公办本科高校。

截至2024年2月,学校有土地面积88.90万平方米,纸质图书174万余册,电子图书48万册,中外文期刊1000余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为13331.63万元;有200个实验(实训)室,4个校内实习实训基地,254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设有11个二级学院,53个本科专业;有专任教师82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1.5万余人。




历史沿革

  • 宿迁职业技术学院

1998年,宿迁市委、市政府决定,抽调宿迁广播电视大学、宿迁市职业高级中学和江苏省宿迁中学的部分教师,将宿迁师范学校、宿迁教师进修学校、沭阳师范学校合并组建徐州师范大学宿迁分校; 同时在宿迁中等职业学校的基础上建立中国矿业大学(宿迁职业技术学院)。

2000年4月24日,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中国矿业大学(宿迁职业技术学院)和徐州师范大学宿迁分校成立。

2000年5月,宿迁市委决定成立两校党委和校筹建工作领导小组。

2000年11月8日,中国矿业大学(宿迁职业技术学院),徐州师范大学宿迁分校正式揭牌。

2002年3月,宿迁市委、市政府决定筹建宿迁学院,将中国矿业大学宿迁职业技术学院改建为宿迁职业技术学院(筹),宿迁学院(筹)与宿迁职业技术学院(筹)合署。

2002年6月26日,江苏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建立宿迁学院(宿迁职业技术学院)的通知》,决定将宿迁职业技术学院(筹)与徐州师范大学宿迁分校合并组建宿迁学院(宿迁职业技术学院)。宿迁学院(宿迁职业技术学院)为专科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徐州师范大学宿迁分校改组为宿迁学院师范部,宿迁市广播电视大学(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宿迁分校)并入宿迁学院参与建设。学院拥有本部、宿迁师范、沭阳师范、宿迁电大等四个校区。

  • 宿迁学院

2002年10月20日,宿迁学院举行挂牌仪式。宿迁市采取“省市共建,八校联建,公办民营,高层推进”的办学机制筹建宿迁学院,苏州大学、扬州大学、江苏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等八所省属高校合作举办本科教育。

2003年8月,沭阳师范学校从宿迁学院剥离,恢复建制,校名为江苏省沭阳师范学校。

2004年4月,宿迁师范学校从宿迁学院剥离,校名仍为江苏省宿迁师范学校。6月,宿迁市广播电视大学从宿迁学院剥离,恢复建制。

2010年1月,宿迁学院筹建完毕。宿迁职业技术学院从宿迁学院剥离,在湖滨新区职业教育园区内正式建校。

2014年5月16日,教育部正式下发《关于同意建立宿迁学院的函》,同意建立宿迁学院。6月15日,江苏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建立宿迁学院的通知》,决定建立宿迁学院。

2018年6月1日,江苏省学位委员会、江苏省教育厅同意增列宿迁学院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2020年3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同意宿迁学院转制为省属公办普通高等学校的函》,同意宿迁学院转制为省属公办高校。

2022年9月29日,宿迁学院新校区正式开工 

2023年11月17日,牵头成立长三角应用型本科高校数字信息技术科教产融合创新联盟。

2024年12月18日,宿迁学院科学技术协会成立。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2月,学校设有9个二级学院,开设49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工学、文学、理学、艺术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农学等九大学科门类。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2月,学校有专任教师820余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省“333工程”“青蓝工程”“六大人才高峰”“双创博士”培养人选等80余人次;有省优秀教学团队4个。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2月,学校拥有2个省部级重点产业学院建设点、1个省级产教融合重点基地建设点、3个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1个省品牌专业、16个省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省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建设点(培育点)、2个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专业建设点、20门省一流课程、10门省在线开放课程、3门省级产教融合型一流课程、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个,入选工信部第一批“智能制造产业人才基地”联合建设单位。

    教学成果

截至2024年2月,学校拥有8部省重点教材;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近三年,学校获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赛一等奖、江苏省赛优胜杯,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学科竞赛中获省级及以上奖项6600余人次,其中A类学科竞赛获奖312余项。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2月,近三年,学校获批省部级以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8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4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70项。

截至2022年6月,建校以来,学校获得各级各类科研奖励315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6项,省部级奖励51项,市厅级奖励237项。




举报收藏 0评论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法律声明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