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英文名Suzhou Industrial Park Institut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简称SIPIVT)是由江苏省教育厅管理的一所民办专科层次高等学校 ,坐落于中新合作苏州工业园区,是全国职业教育师资专业技能培训示范单位、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中国动漫游戏人才培养特色学校、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培育单位、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建设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工科教育和产业合作教席”研究基地。
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97年12月的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培训学院,1999年10月更名并挂牌为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7月通过“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验收评审,2017年8月被确定为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2021年12月被评为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培育单位。
截至2024年1月,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占地面积304亩,有专兼职教师525.5人(折合数)。据2024年7月学院官网显示,学校设有5个二级学院,开设48个专业,建成省级以上重点、特色专业及专业群22个,各类在校学生11000余人。
历史沿革
1997年10月,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筹备领导小组成立,对外挂“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筹)”的牌子;同年12月,江苏省教育委员会批准建立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培训学院,属非学历教育机构;同月,成立董事会。
1998年2月,学校竣工并开始招生;同年6月,学校挂牌。
1999年9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在职业技术培训的基础上筹建园区职业技术学院,试办大专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同年10月,更名挂牌“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2001年3月,被确定为首批全国职业教育师资专业技能培训示范单位; 同年5月,经江苏省普通高校设置委员会评审通过,报请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建立; 11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同意并备案。
2003年,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004年5月,位于娄葑镇扬东路211号的北校区建成投用,位于独墅湖高教区的南校区开始建设。
2006年12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
2007年7月,被评为“江苏省首批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同年10月,被确定为2007年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
2010年7月,通过教育部、财政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验收评审。
2011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二轮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2013年12月,被评为中国动漫游戏人才培养特色学校。
2017年8月,被评为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2019年10月,通过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验收。
2021年12月,被评为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培育单位。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有国家级示范院校建设重点专业4个、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项目2个、《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骨干专业4个、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4项、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参与建设)2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骨干专业5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4个、省级重点专业群4个、省级品牌专业工程一期项目1个、省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6门、省级产教融合平台2个、省级产教融合集成平台培育项目1项、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2个、省级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组合培育项目2项、市级优秀新专业2个、市级品牌专业1个、市级高职高专院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1个,建有校内实训基地(实训室)123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54家、江苏省教学创新团队1个,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2个。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有专兼职教师师525.5人(折合数),其中校内专任教师317人,占教师总数60.32%,行业导师折合191人,占教师总数36.35%,校外教师折合17.5人,占教师总数3.33%。其中专职辅导员48人,专职思政课教师35人;校内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比例为 37.54%,校内专任教师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149人,占比47%,双师素质教师比例为68.77%;有国家教学名师1人,江苏省级教学名师3人,江苏省“333”第三层次人才培养对象7人,江苏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29名。
教学成果
2022年3月,学校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科研成果
2021年,学校教师承担各类在研课题数80项,项目经费共计158.79万元,其中,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17项,市级科研立项17个,立项经费共15.1万,财政资助经费共6.2万;具体来看,学校教师获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立项1项,获江苏省高校教育信息化研究课题重点课题和一般项目立项3项,获2021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项目和外语类课题立项2项,获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及思政专项立项12项;校企合作的技术项目30个,项目经费共计139.69万;院级课题立项14项,学院配套科研经费4万元;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