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城市职业学院(THE CITY VOCATIONAL COLLEGE OF JIANGSU),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并经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
截至2024年1月,学校有应天、定淮门、古平岗和挹江门4个校区,学校固定资产总值8.26亿元,仪器设备总值1.80亿元;学校纸质图书馆藏81万册,电子图书180万册;设有12个学院,开设37个专业;有教职工1052人,专任教师577人,学校本部全日制专科在校生5924人。
历史沿革
原江苏广播电视大学
1979年,江苏省广播电视大学创建。
1986年,江苏省广播电视大学(中专部)创建(合署)。
1993年,江苏省广播电视大学(中专部)改建为江苏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
2003年,南京建筑工程学校并入江苏省广播电视大学。
原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资源)
1954年,南京动力学校创建
1958年,南京动力学校升格为南京动力专科学校。
1962年,南京无线电工业专科学校改建为南京动力学校。
1965年,南化公司技工学校并入南京动力学校。
1966年,化工部南京动力学校(原南化公司技工学校部分)改建为化学工业部南京化工学校。
1980年,南京动力学校升格为南京化工动力专科学校。
1992年,南京化工动力专科学校更名为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
2002年,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资源)并入南京师范大学。
2007年,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撤销。同年,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校名资源)参与合并组建江苏城市职业学院。
合并
2007年,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备案。
2008年,江苏省广播电视大学(部分)、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资源)合并组建江苏城市职业学院。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月,学校设有12个学院,开设37个高职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月,学校有教职工1052人,专任教师577人,含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06人,其中有一批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江苏省教学名师、“六大人才高峰”项目高层次人才、省“333工程”培养对象、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等高层次人才。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1月,学校拥有江苏省高校“十三五”品牌专业1个、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骨干专业1个、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项目认定骨干专业1个、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培育项目1项、“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专业2个、江苏省特色专业2个、“十二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专业群3个(涵盖10个专业)。2门课程获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2门课程获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认定,2门课程获评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1门课程获江苏省职业教育一流核心(线下)课程认定,1门课程获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认定,27门课程获江苏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立项。学校形成了集实验实训、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践教学中心,实践教学场所面积达19300平方米,建有国家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3个,省级产教融合实训平台1个,省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项目2个,拥有实验实训室168个;学校共建160个紧密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教学成果
截至2024年1月,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教师先后在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获一等奖2项、江苏省职业院校教学大赛获奖44项、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教师组)获奖3项、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获奖9项、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获奖14项、全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中获奖166项、其他各级各类教学能力竞赛获奖51项、校级教师教学能力(信息化教学)大赛获奖316项;获得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44项。
科研成果
2012年,全校教职工有268件成果获奖励。2013年,全校教职工有296件成果获奖励,其中论文260篇,核心期刊论文81篇。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2014年院图书馆官网显示,图书馆装订过刊17936册,现刊1253种,报纸174种。其中应天校区图书馆馆舍建筑面积达到约5000M,图书约25万册。数字化资源有超星电子图书95.5万种,方正电子图书5.7万种,电子学术期刊馆藏总量8000种。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纸质图书馆藏81万册,电子图书180万册。建有国内领先的大规模数字图书馆和在线学习资源库。
学术期刊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的学报是《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该期刊是江苏省一级期刊,以远程开放教育研究为龙头,以学科研究为主体,立足江苏,面向全国。《学报》开设的主要栏目有:远程开放教育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学术研究、管理研究、德育教育、教育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