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石油大学(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简称东油(NEPU), 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是由黑龙江省教育厅主管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高校。 该校是黑龙江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1978年被确定为88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学校是黑龙江省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共建的高校,是黑龙江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1960年,伴随大庆油田的发现,安达石油学院筹建处在黑龙江绥化市安达成立。1961年,安达石油学院更名为东北石油学院。随后,于1975年,东北石油学院再次更名为大庆石油学院,并在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1993年,学院进一步获得博士学位授权。 2000年,学校划转为中央和地方共建,以黑龙江省管理为主。2002年,学校整体由安达市搬迁到大庆市。2010年,学校正式更名为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2023年,化学和地球科学学科也进入ESI全球前1%。
截至2024年10月,东北石油大学占地面积169.3万平方米,其中秦皇岛校区占地33.28万平方米,有大庆和秦皇岛两个校区; 设有19个教学单位,有54个本科招生专业、22个高职专业。 专任教师1412人,在校生总数达28790人。学校拥有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其中1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群,6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以及6个省优势特色学科。此外,学校还设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历史沿革
创立之初
东北石油学院
1959年,随着石油部在黑龙江省肇州县大同镇高台子公社发现了世界特大油田之一的大庆油田,中国石油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为了适应中国飞速发展的石油工业对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周恩来总理亲自指示,在大庆油田建立一所培养高级石油技术人才的高等院校。 于是,1960年,安达石油学院筹建处应运而生,隶属于石油工业部。1961年,这所学院正式成立,名字定为东北石油学院,并将原黑龙江石油专科学校的大专学生并入东北石油学院
初具特色
大庆石油学院
随着岁月的流逝,东北石油学院不断壮大。1975年,东北石油学院更名为大庆石油学院。1978年,学院被列为全国88所重点高等学校之一。1981年,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权,为培养更多高级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工作指导思想,为大庆石油学院的分校建立提供了灵感与方向。1985年大庆石油学院秦皇岛科技研究培训部在燕山脚下成立。 1993年,学院获得博士学位授权,成为培养博士研究生的摇篮。
2000年,学校划转为中央和地方共建,以黑龙江省管理为主,同时获得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02年,学校整体由安达市搬迁到大庆市,为学子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2005年7月,大庆市人民政府和大庆石油学院正式签定协议,大庆艺术学校并入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学校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高校
卓越发展
东北石油大学
2010年,学校更名为东北石油大学,成为黑龙江省与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共建的高校。 2011年,学校入选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名单与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成为“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高校。 2016年,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2018年2月9日,学校入选黑龙江省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
2019年,学院获批“陆相页岩油气成藏及高效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能源领域的研究贡献力量。2020年,学院在三亚成立东北石油大学三亚海洋油气研究院。2022年,东北石油大学成为黑龙江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023年,学院再次获批“多资源协同陆相页岩油绿色开采”全国重点实验室,化学和地球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2024年6月24日,东北石油大学侨界联合会成立,实现了大庆市高校侨联组织建设零的突破 。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11月,东北石油大学设有设有19个教学单位,有54个本科招生专业、22个高职专业。学科专业涵盖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拥有教职工2143人,其中专任教师1412人。专任教师中,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313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90人,博士学位665人,硕士学位652人。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计划(项目)获得者17人次。龙江学者、省级教学名师等省级人才计划(项目)获得者89人次。全国优秀教师3人,省级模范教师等教师荣誉获得者24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个。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课程思政建设教学团队9个,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奖2人。有2个黑龙江省“头雁”团队。5个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4个省研究生导学思政团队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10月,2016年工程学进入全球ESI前1%学科,2023年化学、地球科学进入全球ESI前1%学科。2017年入选黑龙江省首批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2年入选黑龙江省新一轮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排名第三位,奋力开创了国内一流大学建设新局面。现有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其中1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群,6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6个省优势特色学科。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有27个省级及以上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国家级16个。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试点专业15个。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15个,获批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点2个。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共7个。建成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2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全国高校就业创业金课1门
教学成果
截至2020年4月,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2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61项。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获批教育部新工科、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4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510项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已与亚洲、欧洲、美洲、非洲10余个国家的30余所国(境)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包括国家公派、联合培养、交换学习、短期交流等学生海外交流项目。鼓励教师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及合作科学研究等实质性合作,与美国、德国、加拿大、土耳其、伊朗等国的大学共建石油工程、非常规油气研究、水与能源研究、低碳与新能源研究等联合实验室,合作开展项目研究。学校还积极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现有10余个国家的外国留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止2023年11月,学校建有有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能源研发中心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省协同创新中心、省技术创新中心、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平台60个,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团队、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等省级团队9个。 学校建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东北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并于2019年12月晋升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研究成果
截止2023年11月,学校学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等国家级奖励15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中国专利金奖各1项。“十二五”以来,获批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等国家级科研项目280项、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项,获批教育部科技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6项,科研总经费21.18亿元。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89项,获得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26项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止2023年11月,东北石油大学图书馆有纸质图书272.07万册,在线电子图书160万种,电子期刊文献1.5万种,拥有国内外各类文献数据库16种,已形成了与大学学科专业设置和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相适应的多文种、多载体的综合收藏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