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河北省重点建设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始建于1956年,是交通部在全国最早创办的六所公路工程院校之一,2002年5月,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校名沿用至今。
截止2023年5月 ,学校有2个校区;设有9个教学单位,开设52个专业,有教职工640人,专任教师593人。
创办时间
1956年
主管部门
河北省
学校官网
http://www.hejtxy.edu.cn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1956年9月,交通部石家庄公路工程学校创建,为交通部在全国创建的六所公路工程学校之一。
1958年9月,交通部石家庄公路工程学校由交通部下放河北省,隶属省教育厅、交通厅领导,升格为河北石家庄交通学院,由郭沫若题写校名(后学校使用河北交通学院校名)。
1962年7月,省高教会议决定将河北石家庄交通学院与河北农业机械化学校裁减合为河北石家庄工业学校。校在校生600余人,职工300余人。
1965年8月,校址迁至保定市关卫路,1966年迁址藁城,1979年经省长办公会议批准在石家庄市友谊南大街58号建校,1983年1月由藁城迁入石家庄。
1996年,河北交通学校经河北省教委评定为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
1999年,被教育部评定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
2000年,河北航运职工中专学校并入。
2002年5月,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隶属河北省教育厅领导。
2006年2月23日,河北商务科技学校实质性并入。
2010年,学院被确定为河北省重点建设的示范性高职院校。
2019年8月,学院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9年7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止2023年5月 ,学校设有9个教学单位,开设52个专业。
-师资力量-
截止2023年5月 ,学校有教职工640人,专任教师593人,博士、硕士373人,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221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83.6%。学院拥有2支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和4支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6名河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全国模范教师,1名全国师德楷模,1名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奖获得者,2名省级教学名师、6名省级优秀教师,2名全国交通职业教育专业带头人,4名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二层次人选、20名三层次人选。聘请了450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企业的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其中有正高级职称的150人。能工巧匠和技术能手169人。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止2023年5月,学校建成凸显学院教育理念和办学特色的省级在线开放课程28门、省级虚拟仿真实训课程3门、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精品在线课程8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及省、教指委级精品课程10门。有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骨干专业5个,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示范专业5个、IEET认证专业2个、省域高水平专业群2个、省级骨干专业群1个。
教学成果
截至2021年6月 ,学校荣获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4项,二、三等奖6项;获得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二等奖2项,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
2021年,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名单。
科研成果
-科研平台-
据2020年3月官网显示,学院有高职研究所等科研机构。
-研究成果-
据2020年3月官网显示,学院结项课题:64项,其中,省级课题4项,厅局级39项,院级课题12项,其它课题9项。
截至2021年6月 ,学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河北省社会科学成果奖三等奖1项。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6年12月,馆藏文献总量达到60万余册,年订购中西文纸本期刊500余种,引进CNKI中国知网、万方科技知识平台、超星移动图书馆服务系统和读秀学术搜索、超星、书生之家、方正Apabi、中数图、美星外文、交通运输标准、读秀等各类数据库10个,自建数据库3个,其中,中文全文电子期刊7000余种。
学术期刊
《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是经河北省新闻出版局批准创办的综合性、学术性内部资料出版物。主要反映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研究成果,促进交通行业的学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