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学院(Handan University)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学校办学历史始于1905年成立的邯郸县初级师范学堂,1982年升格为邯郸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并定名为邯郸学院,2012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2016年被列为河北省硕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
截至2024年8月,学校校园占地1193亩,建筑面积58.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2.31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71.02万册;设有20个二级学院(中心),在招本科专业48个;在职教职工1248人,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8075人。
创办时间
1905年
主管部门
河北省
学校官网
http://www.hdc.edu.cn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邯郸师范专科学校
邯郸学院前身是1905年的邯郸县初级师范学堂,1945年改为冀南区邯郸中学,1950年更名为河北省立师范学校。
198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邯郸师范专科学校”。
2001年1月20日,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原邯郸师范专科学校、邯郸市第一教育学院、第二教育学院、邯郸市幼师合并,同时将河北武安师范学校作为师专分校,组建新的邯郸师范专科学校,并易地建新校。
邯郸学院
2004年5月17日,经教育部批准改建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邯郸学院。
2010年,学校成立了全国首家太极文化学院。
2011年,在河北省教育厅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水平检查评估中获优秀档次。
2012年6月18日,经国家发改委审批,学校被列入国家2012年支持发展特殊教育的12所高校之一,获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中残联三部委5000万元特殊教育专项资金支持
2016年,学校获批河北省硕士学位授权建设单位、省内同类院校中唯一的协同创新中心。
2017年,获批河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2018年11月,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批准,设立邯郸学院太行山文书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同月,教育部公示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名单,邯郸学院入选。
2020年5月,经教育部备案,在原邯郸学院武安分院、大名分院和曲周分院办学资源基础上整合成邯郸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8月,学校设有20个二级学院(中心),63个本科专业(在招专业48个),涉及10大学科门类。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4月,学校有省级重点发展学科3个。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8月,学校有在职教职工1248人,教授、副教授308人,博士、硕士966人。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4门,国家、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科普基地4个;教育部师范类二级认证专业6个,列入教育部师范生免试认定改革范围13个专业。
教学成果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教师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2项,获得河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等省级奖项11项。学生在学科竞赛、“挑战杯”“互联网+”等各类竞赛中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387项。
教学改革
2014年,为适应综合改革与转型发展的要求,邯郸学院启动了“1+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新一轮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1+2+1”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入学后,第一学年实施通识课程教育,累计两年时间实施专业课程教育,累计一年实施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的实习实训。
根据行业岗位群和学生能力培养需求,邯郸学院对所有课程进行分解和重组。通识教育按知识内容点或难易程度,将教学内容分为若干模块,根据不同专业需要,组合成不同课程。根据职业岗位能力需要,对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核心能力进行模块化分解,按照小型化原则组合成不同课程。实践课程按照项目的形式进行模块化分解,实现实践教学项目化的目标。每门理论课程或模块都根据职业岗位能力培养需要,明确相对应的能力培养模块。
邯郸学院施行“N+2”过程化考核模式。“N”是教学过程中的考核次数和类型,包括实践考核、平时测验、作业、学习态度等。“2”指期末考试和学习笔记考核,学习笔记包括课堂笔记、课前和课后自主学习笔记等。
邯郸学院每门课堂教学课程都由课堂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两部分构成,课程开设按照学时(学生自主学习时数)与课时(课堂教学时数)两部分安排。除抓好课堂教学,每门课程对自主学习都进行了科学细致的规划和设计,从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设计、实施、监督、检查、成绩考核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养成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学校统一印制了学习笔记本。
-合作交流-
学校与邯郸市市委研究室、市政府研究室、永年区、馆陶县、磁县等就经济研究、文化传承和弘扬等达成了合作协议或意向,与河北昊阳化工集团合作研发农药换代产品 。积极与东软集团、北京邮电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清华万博等国内外一流大企业和科研机构、高校开展合作,是国际数码及嵌入式技术认证机构授权的“嵌入式技术中国研发中心”。2012年10月12-15日,举办了荀子思想的地位与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
在合作办学过程中创出了以“政府推动、校企合作、优势互补、发展共赢、实现学校与社会无缝对接和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为主要内涵的“邯郸模式”,受到了各级政府和媒体的高度关注,《光明日报》做了报道,河北省政府办公厅作为典型经验上报国务院,并向全省转发。
科研成果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有省市级科研平台18个。
-研究成果-
截至2023年12月,近年来,学校获批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基金、国家艺术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8项。
艺术学院袁庆禄教授的版画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陈列。《邯郸学院学报》连续三届荣获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奖,其中“赵文化研究”专栏以全国排名第四的成绩荣获教育部名栏。
学校教师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713项,发表论文1700余篇,被SCI、EI等收录检索270篇。先后出版《赵文化与华夏文明》《荀子史话》《邯郸区域经济研究》等著作44部。获知识产权授权253件,2017年位居河北省高校第10名。
-学术资源-
截至2023年5月,邯郸学院图书馆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的166万余册馆藏实体文献藏书体系。馆藏中拥有明清民国线装古籍文献300余种2800余册,拥有文津阁《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等大型丛书,入库民间历史文献(太行山文书)25万余件,入库已出版《晋商史料集成》《徽州文书》《清水江文书》等系列民间文献。还有外文图书近9000册,中外文期刊、报纸近1500种。除了大量的实体文献外,近些年先后引进了中国知网、读秀学术搜索等中外文数字资源库近4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