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厨网

桂林信息科技学院

  • 区域:广西桂林市
  • 学校电话
  •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临桂区临桂镇机场高速北侧
  • 全景查看全景/街景
  • 浏览5
  • 学校介绍
  • 食堂介绍
  • 食堂地图

桂林信息科技学院(Guili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民办非营利 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位于广西桂林市。该学院由广西兴进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控股企业东莞市新弘电实业投资有限公司举办。广西高校“三全育人”示范校培育建设单位。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2001年的桂林电子工业学院信息科技学院,为独立学院;2006年更名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2021年6月,转设为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更名为“桂林信息科技学院”,2022年,学校被评为2022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范高校;2023年9月6日,桂林信息科技学院校区正式落成启用。学校连续11年被评为“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

据2025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校舍建筑总面积58.93万平方米,设有9个二级教学单位;截至2024年11月,学校开设40个本科专业,有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广西民办高校重点支持建设专业4个,广西民办高校优势特色专业3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10门;有在校生23000余人,专任教师近1300人 

历史沿革

2001年,桂林电子工业学院信息科技学院创建。 

2004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下文确认,桂林电子工业学院信息科技学院为独立学院。 

2006年,更名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 

2019年,入选全区高校“三全育人”示范校培育建设单位。 

2021年6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更名为“桂林信息科技学院”。 

2022年12月12日,桂林信息科技学院亿纬锂能现代产业学院揭牌成立。 

2023年9月6日,桂林信息科技学院校区正式落成启用。 

2025年4月9日,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发布公示,经审核,拟核准桂林信息科技学院办学地址由“桂林市花江高校科技园区东阳路3号、桂林市临桂区临桂镇乐和村委兰田村”变更为“桂林市临桂区岩图路9号”。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开设9个二级学院 ,共设置40个本科专业 ,其中,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虚拟现实技术、大数据管理为2024年新增专业

师资力量


据2025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现有专任教师近1300人,其中教师队伍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0%、硕士学位及以上教师占比84%。教师中有广西高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有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1人、广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2人、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杰出人才支持计划2人、广西高校骨干教师培养计划2人、广西十百千拔尖会计人才培养对象1人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有八大专业集群、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广西民办高校重点支持建设专业4个、广西民办高校特色专业3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10门。

  • 教学成果

据2025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在第十七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中,教学团队夺得了大赛的最高奖——特等奖。 学校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8项、广西高等学校优秀教材立项项目1项、广西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2项。 

2024年,学校《“四融合四协同”的地方高校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获2023年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合作交流

据2025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实施“3+1”和“2.5+0.5+1”校企协同育人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校企深度合作企业300余家,获40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学校当选“全国绿色算力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软件信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全国生态环保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常务理事单位、“广西能源电子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理事长单位等6个行业共同体单位。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22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有1个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和1个大学生爱心茶室。2025年3月,学校智融科创新一代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入选自治区级实验教学中心建设项目名单 

研究成果

2021年,学校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的专项任务项目资助1项、广西哲学社科规划研究一般资助课题1项、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30项,签订横向科研项目2项,到位经费25万元。

2024年,学校立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市厅级科研项目29项。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25年2月,学校有纸质图书125万册、电子图书138万册,并拥有中国知网(CNKI)、超星读秀学术搜索、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20余种数据库


举报收藏 0评论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法律声明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