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Beihai College of Beihang University)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原国防科工委确认于2005年设立的,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全日制本科高等院校(独立学院),已于2013年停止招生。
学院坐落于南方滨海名城——北海,校区主体位于北海市大学园区中心,占地面积1200余亩,紧邻闻名遐迩的“北海银滩”,学院距离海边1500米,校园内海风拂面、空气怡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之地。
2013年8月,广西招生考试院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将与合作方探讨新的办学体制,要对新生进行分流”为由,将学院当年招收的200多名新生全部分流到其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停止招生。2021年,学校拟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海校区合并转设为广西海洋学院。2023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挂牌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海银滩校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方案》等有关规定,经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考察和评议,现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转设为广西工业学院事项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11月25日至11月29日。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2003年,北海市人民政府与北航签署合作协议,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北海市政府按照新体制联合举办北航北海学院。经过两年的校园建设,2005年北航北海学院首届507名学生顺利开学。
2008年6月23日,由于市政府在学校的债务问题,北海市政府引进了投资方,并与北航签订《联合办学协议书》,学校改由三方联合举办。
2013年1月22日,投资方与北航签署《终止合作办学框架协议》,但未获市政府同意。学校至此后停止了招生,北航按《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等规定,继续负责对未毕业学生教学及毕业工作。
2013年8月,广西招生考试院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将与合作方探讨新的办学体制,要对新生进行分流”为由,将学院当年招收的200多名新生全部分流到其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至此后停止招生。
2015年3月3日,北海市仲裁委作出裁决:解除北海市政府与投资方于2008年4月9日签订的《资产转让合同》,责成投资方向北海市人民政府支付违约金。
2017年8月25日,北海市政府与投资方签订了《资产处理协议书》,9月5日,原投资方按协议正式办理移交手续,至此,北海市政府正式接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
2017年12月1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黄伟京在北海主持召开会议,研究推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北海市设立校区相关事宜。会议听取了北海市关于原北航北海学院历史遗留问题处置,研究审议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校区协议书(送审稿)》,提出了解决方案和意见,部署了下一步工作。
2021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拟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海校区合并转设为广西海洋学院,将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公办全日制本科高校,并恢复招生办学。
2017年8月25日,北海市人民政府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进行了资产处置及体制梳理,并在9月5日签署通过了《协议书》。至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正式由北航和北海市管理。
2021年,学校拟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海校区合并转设为广西海洋学院,将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公办全日制本科高校。
2023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挂牌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海银滩校区。
2024年11月2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官网发布《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拟申报设置有关高等学校的公示》,决定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转设为广西工业学院。
-师资力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作为办学高校,组建了以专家和教授为核心的教学管理队伍,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优秀的教育管理资源。学院现有软件与信息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艺术学院、旅游管理学院、规划与生态学院、东盟国际学院、现代体育学院共8个二级学院,涉及理、工、文、管、艺、农、体等学科门类,开设20多个招生专业(方向)。现有339名教职工;骨干师资主要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日本筑波大学等著名院校,拥有重点高校博士、硕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占教师队伍的比例已超过35% ,“海归”教师和外教已达到教师队伍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