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田家炳中学位于韶关市惠民南路55号,是广东省一级学校,市重点中学。学校分为惠民南校区和沙洲校区,目前共有66个教学班,其中高中36个,初中30个,是粤北地区一所现代化的完全中学。
韶关田家炳中学建于1992年由香港著名实业家田家炳先生捐资兴建,1992年秋季招生,校园占地面积34575平方米,教职工163人。所有任课教师全部达到国家规定的学历标准,其中,具有高级、中级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0%。教师队伍中有“百千万工程”名校长、名专家培养对象各1人,名教师培养对象12人;国家英语“园丁奖”获得者1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省南粤优秀校长1人,省优秀教师和南粤教坛新秀14人。自1995年首届高考、升中考,累计2900多人升入各类高校,高考升学率稳定在91%以上,本科上线率最高达72%。累计702人次获市级以上学科竞赛等级奖。教师科研累计586人次获市级以上奖励。
学校校园网已投入使用,目前,学校已拥有万兆核心、千兆主干、百兆到桌面的校园网,网络覆盖面遍及整个校园。新实验楼配有现代化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等;图书馆有10万多册藏书,阅览室座位达400个。 每个课室都有“四机一幕”,有学生自主运作的校园电视台,校园内装有健康直饮水,学生宿舍太阳能热水可供600多人使用,饭堂可供1000余人就餐。
校园简介
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备齐全,有万兆核心、千兆主干、百兆到桌面的校园网;有理化生数字综合探究实验室、多功能环形塑胶跑道田径场等功能场室,完备的设备设施为教育教学提供了保障。曾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教育研究院、英国哈特尔普尔学院、韩国荣光中学等建立合作关系。学校先后被授予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书香校园”、韶关市“高考优胜学校”等光荣称号。
2022年5月27日,在团市委和市教育局的关心和帮助下,韶关市田家炳中学成功申报、建成了“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这是团中央2021年度在广东省唯一的一间全额援建(44万元)的实验室。实验室总面积220平方米,有智慧飞行、机甲大师、模拟飞行三个功能室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26人,特级教师3人、正高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81人,市拔尖人才1人,市高层次人才2人,“广东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1人。第一、第二、第三批市名教师5人,第一批、第二批市学科带头人31人。此外,还有一批省市“优秀班主任”、“南粤优秀教师”等称号获得者,以及市政协委员、区人大代表等委员代表。高中语文、英语、数学、体育、政治、生物、信息技术和初中英语、语文等教研组荣获“韶关市中小学先进教研组”称号,高中信息技术科组还被广东省教育厅评为“先进教研组”。高中数学、初中共创团队荣获“2021年韶关市团队创先特色示范班组”称号。
1997年,与国家名校——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缔结为姊妹学校,加强教育科研工作。
1999年,学校聘请外籍教师。
2003年,学校引入新一批教师队伍,年轻精英骨干力量不断加入,科技型老师也在不断培养。
2015年7月16日,学校的朱静萍老师被评为广东省师德先进个人 。
2019年,学校宣布实施“2020骨干教师培养”战略,目标在2022年之前培养出一套广东省领先的师资队伍
办学成果
在立足传统教育的优势下,学校积极寻求内涵发展,培育办学特色,创造属于自己的教育品牌。目前在科技教育、劳动教育、体育、美育等方面均有突出表现,是韶关市科创教育与学科融合创新基地、韶关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艺术特色学校。 [1]随着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的深入开展,韶关市田家炳中学在每年的市级、省级中小学电脑活动中均得骄人的成绩。在2010年广东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田中获得全省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在2019年的“广东省英东杯电脑制作大赛”中,田中再一次斩获全省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
1995年首届初、高中毕业生参加中考、高考以来,中考一直居市前列,高考升学率均保持90%以上,较多学生在高考中获全市总分、单科分前十名,部份学生考上北大、清华、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名校,并获得田家炳基金会奖励。到2019年,韶关市田家炳中学已成为广东省内十大田家炳中学的优秀率的领头羊。
2019年3月,韶关市田家炳中学毛晓辉同学以一篇短篇幽默小说《吴氏财兴太监出宫记》,成功获得《读者》杂志的采用,并获得第15届广东省中学生小说大赛幽默小说组第一名,并同时获得中国第28届微小说大赛的国家级三等奖,刘炜校长为其亲自颁奖。
截至2024年11月,学生在科技竞赛中共获国家级奖项8项、省级奖项28项、市级奖项8项,学校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广东省赛)优秀组织单位、韶关市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优秀团体奖、韶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单位、韶关市中小学科技劳动教育优秀组织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