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厨网

乐昌市第一中学

  • 区域:广东韶关市
  • 学校电话
  • 地址: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市大瑶山路36号
  • 全景查看全景/街景
  • 浏览5
  • 学校介绍
  • 食堂介绍
  • 食堂地图

广东省乐昌市公立学校

乐昌市第一中学创建于1928年秋,前身为昌山书院,历经88载,沐昌山之灵气,得武水之生机,期间七易其名,九迁其址。1929年初报广东省教育厅核准确立为乐昌县初级中学,1950年更名为乐昌县第一中学,1978年定位为乐昌重点中学,1994年易名乐昌市第一中学,2010年评定为广东省教学水平优秀学校和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乐昌市第一中学先后被评为“全国科研兴校示范校”、“广东省绿色学校”、“ 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广东省书香校园”、“广东省中小学校本培训示范学校、《师资建设》教师发展学校”、“广东省中小学普及普通话先进单位”、“广东省篮球传统项目学校”、“广东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韶关市高考优胜学校”、“韶关市安全文明校园”、“韶关市首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韶关市三八红旗集体”、“韶关市优秀基层团委”、“韶关市青年志愿者服务先进集体”、“乐昌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乐昌市五四红旗集体” 等

学校简介

校园规模

学校地处张溪泷口赵佗古城梅花关,紧邻市区,濒临武水,交通便利,环境幽雅。学校占地面积133000平方米(近200亩)。学校校园优美,布局合理。教学区:有3栋教学大楼(76间教室)、粤辉科学楼、实验楼、行政楼、图书馆各一栋,有宽阔优美的占地13000平方米文化广场,有面积275平方米的地理园面积1400平方米的生物园;学校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先进齐全,所有课室均配备多媒体教学平台(2014年,鉴于乐昌一中的旧电教平台已经使用超过十年,机器老化,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教学,为进一步改善乐昌一中的教学设施,乐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共投入175万元引进了“电子白板互动式多媒体电教平台”65套。 ),学校现有计算机545台,科学楼和实验楼装配标准化的理、化、生实验仪器室探究室等共25间,还有综合实践活动室3间、电脑网络室共4间(含可满足英语高考听说考试的多媒体电脑室2间)、心理咨询室、电脑主控室、软件制作室、劳技活动室、天文观测台,另外装配一间能容纳700多人的多媒体报告厅和一间能容纳200多人的多媒体教室,练功房和教工之家以及器材设备齐全的音乐、舞蹈、美术等功能室;图书馆的藏书达15.4万册,生均37册。校园网和监控网已投入使用,各部门和级组实现了电脑办公。运动区;有全塑胶400米标准田径运动场一个,雄浑壮观的占地面积达3200平方米的体育馆一个,还有占地5000平方米的标准篮球场(11个)、排球场(2个),乒乓球台16个,另有标准羽毛球场4个,可满足师生的运动需求。学生生活区:学校实行后勤社会化,后勤社会化建筑面积达22000平方米,含饭堂1幢、学生宿舍3幢,投入资金1500万元,可容纳3000人吃住。教工住宅区:教职工宿舍楼16栋

办学规模

学校现设60个教学班,上级核批事业编制人数265人,实际年末在职教职工238人。离退休人员65人。 临时工10人,保安、卫生、绿化按合同外包。高中学生3056人。,每年新生约1000人

历史沿革

民国时期

乐昌市第一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沿革多变的百年老校。其前身为乐昌县近代文化的最高学府——昌山书院,校址设在县城十字街。

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易名为乐昌县高等小学堂,学制四年,校长为张昭芹。

1913年(民国2年)易名县立高等小学校,学制改为三年。

1928年(民国17年)改为县立第一高级小学校,学制改为两年。是年秋,以戴帽形式招收初中一年级一个班,附设于县立第一高级小学校,并改称县立初级中学,校长为黄景森,学制三年,春季始业,校址仍为乐昌县城内十字街昌山书院旧址。

1930年(民国19年)附设乡村师范班,学制两年。

1932年(民国21年)始改为秋季始业。

1935年(民国24年)附设乡村师范停办。抗日战争时期,为避免敌机轰炸,学校曾最初迁至安口杨溪上课,之后又迁至乐昌县城西郊的西石岩、南郊的天后宫上课。

1940年(民国29年)改称为乐昌县立中学。

1942年(民国31年)扩建高中,成为乐昌县第一所六·三三制完全中学,校长为丘允文。

1944年(民国33年)乐昌城沦陷,乐昌县立中学被迫迁往五山乡石下村并于湖南汝城县太白乡设立“乐昌县立中学汝城分教处”。

1945年(民国34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学校由五山迁返乐昌县城内十字街,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其高中部设于城郊西石岩伯陵堂。

新中国成立后

1949年10月底,乐昌县新生政权派欧阳春任校长,接管乐昌县立中学。

1950年1月全校初高中再次往返南郊的天后宫上课。同年3月,土匪攻打乐昌城,学校迁至城内张家巷天主教堂处作短期上课。同年夏,新生政权趋于稳定,学校才搬回南郊的天后宫,改称为乐昌县第一中学。

1950年秋,高中一年级因生源短缺停办,二年级学生则转学北江中学。另于1951年春,附设简易师范班。

1955年,学校改称为乐昌县第一初级中学。

1956年秋,复办高中,以戴帽的形式招收高中一年级新生和建成师范班学生,并复名为乐昌县第一中学。

1959年,初级师范班、速成师范班和中等师范班从乐昌中学分出,成立师范学校,校长为欧阳春。乐昌中学校长为林伟明,同时招生计10个班500多人。是年,乐昌一中被批准确定为韶关专区重点中学。1962年改名乐昌县中学。

1963年,乐昌师范班并入乐昌第一中学,成为师范部,至1965年止。

1968年,乐昌县第一中学天后宫校址卖给乐昌棉纺厂筹建处,遂于同年在县城西南郊的梅花头另辟新址重建学校至1970年停办。

1973年8月乐昌县革命委员会派廖裕光任校长,复办乐昌中学,校址仍在梅花头,同乐昌师范学校合署办公。同时,将河南中学和大源中学的高中班并入乐昌中学,改为五·三二分段的完全中学。

1978年恢复为乐昌县第一中学并确定为乐昌县重点中学。

1994年,乐昌撤县建市,学校顺制改名为乐昌市第一中学。

1999年学校被评定为韶关市一级学校

2002年评定为广东省一级学校

2003年办成完全高中

2010年被评定为广东省教学水平优秀学校和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学校荣誉

乐昌市第一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提出了“思想性、基础性、启发性、整体性、发展性”的教学原则,采用“面向全体、分类指导、分层提高、整体推进”的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截至到2004年,学校竞赛获奖成绩斐然。高考成绩名列韶关市七县三区之冠。为高等院校输送了大批合格新生,并为社会培养数以万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1999年被评为韶关市美丽校园;学校党支部被评为韶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2000年,学校团委被评为广东省先进团委,同年学校被评为韶关市“全国教育统一考试定点考场”管理质量奖; 2001年,被誉为评为乐昌市“二五”依法治市先进单位,同年评为韶关市教改先进单位。

2002年,被评定为“广东省一级学校”

2010年被评定为广东省教学水平优秀学校评估和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2011年顺利通过提升广东省500所学校教学水平评估。

2013年被评为“韶关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优秀学校”

2015年被评为“全国校园足球示范校”

此外,2011年以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科研兴校示范校”“全国首批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广东省教学水平优秀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广东省书香校园”“广东省模范职工之家”“广东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韶关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韶关市高考优秀学校”“韶关市篮球、足球传统项目学校”“韶关市首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韶关市三八红旗集体”“韶关市优秀基层团委”“韶关市五四红旗团委标兵” 等荣誉。

教研成果

该校大力支持教师开展教育科研,以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近年来,该校教师主持和参与的国家,省,市,县(市)各级获奖课题80多项,其实中有国家级课题2项,省级课题5项,内容涵盖各学科,获得了一大批省,市,县(市)级的教改实验成果。我笑教师积极撰写教改论文,共有国家级获奖论文近40篇,省级获奖论文100多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70多篇。学校各学科大力开展学科竞赛辅导,我校学生在全国和省市组织的各类学科竞赛中有400多人(次)获得各等次奖励,其中有48人(次)获国家级奖励。该校梅花文学社2001年荣获韶关市校园文学优秀期刊一等奖;2003年荣获“韶关市中小学十佳文学社团”称号。第二届全国校内优秀报刊评比活动中喜获全国“最佳社团刊一等奖”;2008年12月,梅花文学社被全国中语会评为“全国示范性校园文学团”;社刊《梅园》被全国中语会评为“全国示范性校园文学社刊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