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潮阳区公立中学
汕头市潮阳第一中学(Shantou Chaoyang NO.1 High School)是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安全文明学校,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和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
汕头市潮阳第一中学前身为1819年创办的东山书院,1915年改名为潮阳县立东山中学,1929年改名为潮阳县立第一初级中学,1947年改名为潮阳县立第一中学,1950年改称潮阳县第一中学,1993年更名为潮阳市第一中学,2004年一中更名为汕头市潮阳第一中学,简称潮阳一中。
截至2015年1月,汕头市潮阳第一中学共有103.3亩(新征地17.8亩),建筑面积约52548平方米,共有54个教学班。
历史沿革
创办初期
1819年,知县唐文藻修缮韩祠,改为童生就读之所,称东山书院。
1898年,聘抗日保台爱国志士、著名教育家、诗人丘逢甲为东山书院山长。
1904年,东山书院改办为官立东山高等小学堂,实行新学制。
1915年,官立东山高等小学堂改办为潮阳县立中学校,亦称东山中学。改办为中学制之首任校长萧凤翥,为潮阳著名教育家。
1931年,潮阳县人民政府立中学改办为县立乡村师范学校。
1936年,改称为潮阳县立简易师范学校。
1936年至1942年,校舍先后遭日机轰炸及日军拆毁,只得暂时停办。
1943年,简易师范与城内之县立第一初级中学合并为潮阳县立联合中学,因县城为日军所占,校址设于贵屿壬屿乡,设初中部及师范部。
1947年,抗战胜利后,县立联合中学迁回县城,在城隍庙、司马祠和世魁林氏祠上课。翌年改称潮阳县立第一中学。
建国之后
1949年10月,潮阳县境解放,县人民政府接管一中。
1950年,潮阳县立第一中学改称潮阳县第一中学。
1952年,县人民政府将原于陈氏祠陈坚夫先生创办之私立文光中学并入一中。
1953年,县人民政府拨专款在学校旧址大规模兴建新校舍。
1953年8月,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潮阳县一中定为县重点中学。
1955年,总校迁进东山新校舍。
1956年下半年起,潮阳县一中停招初中生,改称潮阳高级中学。
1966-1976年间,潮阳高级中学改名为潮阳五·七中学。
1978年,潮阳五·七中学恢复了原来潮阳县第一中学校名,恢复为县重点中学,并被定为汕头地区重点中学之一。
1993年,潮阳撤县设市,潮阳县第一中学随之更名为潮阳市第一中学。
1994年潮阳一中顺利通过评估为广东省一级学校。
2001年被评为广东省绿色学校。
2004年潮阳市第一中学更名为汕头市潮阳第一中学,简称潮阳一中。
2007年10月成为广东省第一批被确认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学校,标志着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质量达到了较高水平。
2008年,被广东省政府授予学校"省文明单位"。
办学条件
办学规模
截至2015年1月,汕头市潮阳第一中学共有103.3亩(新征地17.8亩),建筑面积约52548平方米,共有54个教学班,学生约有3200人,教职工235人
硬件设施
截至2015年1月,汕头市潮阳第一中学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场布局合理,拥有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学生宿舍楼、食堂大楼、教工宿舍楼,有计算机教室、英语听说室、多媒体教学平台、网上评卷系统、高考监控管理系统、校园监控系统等电教设备,高标准配备有化学、物理、生物实验室以及音乐、舞蹈专用教室等。
师资力量
截至2015年1月,汕头市潮阳第一中学共有教职工235人,其中有专任教师203人,高级教师64人和中级教师111人。其中,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中小学外语老师园丁奖1人,南粤优秀教师5人。